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环保新闻 >> 内容
常州第二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系列报道(第2期)
发布日期:2025-04-22  来源: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25年第一季度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圆满完成,调查中发现多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反映了近年来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调查成效

本季度综合运用样地、样线、样带及样方等多维调查方法,结合昼夜全时段监测,系统完成常州市100个长期生态观测大样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样地内18类生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1、大型真菌共计调查58个样方,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47份,共计12个物种,以食药用菌为主。

2、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无尾目3科7种,其中,省级重点保护物种3种,分别为中华蟾蜍、金线侧褶蛙和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被纳入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3、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2种,分别为乌龟和多疣壁虎。其中乌龟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生种群);多疣壁虎被列入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另外还发现了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虎凤蝶和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桧叶白发藓,桧叶白发藓为在常州首次记录并报道该物种。

中华蟾蜍

多疣壁虎

桧叶白发藓

中华虎凤蝶

两栖爬行类调查工作照

昆虫类调查工作照

生物多样性科普小常识——中华虎凤蝶

中华虎凤蝶:从濒危蝶种到生态向好的“指示剂”

山林间有一抹灵动的黄黑靓影——中华虎凤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颜值担当”,格外吸睛。中华虎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翅展约50毫米,前翅散布着黑色条纹,恰似老虎斑纹,后翅臀角处一抹艳红,宛如点睛之笔,是中国独有的珍稀蝶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低山丘陵及林缘地带。

杜衡

中华虎凤蝶

因森林砍伐致使栖息地碎片化,加上非法捕捉,中华虎凤蝶种群岌岌可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早春,羽化的中华虎凤蝶完成交配后,会将下一代的生命托付于杜衡的叶片。杜衡是常州茅山里中华虎凤蝶唯一的寄主植物,中华虎凤蝶将晶莹如绿宝石的卵产在杜衡叶背,孵化后的幼虫便以它的叶片为食,两者生命周期高度同步。幼虫在5月化蛹,蛹期长达300多天,直至次年春再次破蛹成蝶。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   邮编: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682738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维护单位: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累计访问量: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