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环保新闻 >> 内容
核常安心⑥|“核”你有关:在常州,谁在守护我们的安全线?
发布日期:2025-04-22  来源: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4.15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进一步推动核安全教育,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知乎城市常州,开启一场「核」你有关的科普行动。本期推文,将带大家走进核安全守护者的工作,看科技与法治如何为城市构筑起核与辐射安全防线。

核技术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提到“核”与“辐射”,许多人还是会心生担忧。其实在常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隐于实验室、奔走于深夜的厂区、守护在辐射监测、执法、服务第一线。用科技的力量和法治的严谨,为城市筑起核与辐射安全的“铜墙铁壁”。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揭开核安全监管的神秘面纱。

科技赋能:从实验室到现场的全方位监测

1.实验室里的“数据尖兵”

在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技术人员日复一日与精密仪器为伴。他们分析水、土壤、大气中的辐射数据,确保环境指标始终在安全阈值内。例如,面对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技术人员需通过复杂的化学萃取和精密仪器检测,将“看不见”的风险转化为“看得见”的数据。实验室的每一份报告,都是辐射环境安全的“体检单”。当然,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给全省辐射监管执法和监测以强大的支持,市中心不具备能力的样品会送到省中心处理。

2.移动监测的“硬核装备”

辐射监测不仅限于实验室。常州配备一系列辐射监测和应急装备,可实时监测辐射环境指标、妥善开展应急处置等。例如,在工业探伤现场,执法人员手持设备对含源探伤机进行检测,确保放射源已安全收回。市中心配有19台辐射监测仪器、1台辅助设备、1套源容器、4套辐射防护器材等。这些设备如同“电子哨兵”,让辐射风险无处遁形。

3.动态追踪的“天眼系统”

在城市的某个关键点位,安装着固定的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配备了高精度的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等一系列装备,它们如同不知疲倦的卫士,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大气环境中的辐射水平。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时上传至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监控平台,并与市生态环境部门共享。一旦辐射剂量率出现异常波动,系统会立即向市辐射监测、监管人员发出警报。还有可移动的辐射监测车,它宛如一个小型的监测实验室。车内可配备多种先进设备,如手提式巡测γ谱仪、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源容器、个人辐射防护器材等,不仅能快速准确地测量辐射剂量率,还能分析辐射源的种类。当接到突发辐射事件报告时,监测车能迅速奔赴现场,为应急处置提供关键数据等支持。

法治护航:严字当头的监管体系

1.严格准入:把好安全第一关

严格把好辐射建设项目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申领和环保“三同时”验收关。实现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环评文件审批、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备案率100%。督促、指导、服务辐射工作单位强化主体责任,从一开始就严格、规范管理,系好辐射安全的每一颗纽扣。尤其对危险性较高的移动伽马探伤严格监管,对违法违规作业“零容忍”。外市单位来常作业需提前备案,提交放射源信息、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等,经严格审查后方可入场,作业时接受严格的现场监管(一般都是夜间探伤、夜间检查)。近些年,通过备案审查拦截了多起不符合要求的作业申请;对经过备案的作业在作业期间每月开展夜查;根据“线报”,对未经备案就来“偷袭”的违法移动伽马探伤作业一查到底高压严打,并在必经之路上连续多天守候伏击,多次粉碎了“偷袭”图谋,从源头杜绝隐患。

2.夜间突查:强监管杜绝违法违规

“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划分是否合规?”“放射源备案手续及出入库等台账请出示!”凌晨时分,常州市辐射执法人员的身影出现在某企业厂区。他们手持辐射剂量报警仪,逐一检查作业公示牌、辐射工作人员资质、人员防护措施、现场辐射防护措施等。为确保安全,执法人员按照检查清单逐一查验现场管理、探伤机等4个方面21个要点,对辐射剂量反复测试,并与委托单位作交流,核查、指导其将《移动伽马射线探伤委托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提醒》落实到位,通过监管部门、委托单位和探伤单位“三位一体”的辐射安全管理机制,坚决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

3.闭环管理:隐患整改“不留死角”

常州也建立了“排查-整改-回头看”机制。例如,2024年服务指导40余个新能源项目,完成643件辐射许可、备案事项,发现并排除辐射安全隐患约900项,完成7家单位18枚废旧放射源安全送贮,完成伴生放射性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累计完成约4900吨稀土冶炼中和渣的综合利用,占全市历史遗留放射性废渣的约95%,基本去除阻碍企业和地方发展的心腹之患。

当然,在科技赋能和法治护航的支持下,常州市还打出了核监管+核应急+核服务+核科普的组合拳,有效健全了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了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和核与辐射安全无事故。核管人,须当好守护核与辐射安全的“特种兵”:从辐射类项目的审批、许可、服务,到日常监管、执法监察、信访调处、应急管理和处置、核安全文化宣贯,到放射性废物(源)处置、放射性工作场所退役监管等各环节都能拿得起干得好;无论是执法者、吹哨人、巡逻兵、排雷侠、逆行客、店小二、培训师、辅导员……都要胜任并出色完成,须知:这代核管人的使命是:以核与辐射领域的风平浪静,护航民生号巨轮高歌猛进。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   邮编: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682738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维护单位: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累计访问量: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