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5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进一步推动核安全教育,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知乎城市常州,开启一场「核」你有关的科普行动。本期推文,将带大家一同探寻核技术在常州传统行业里的奇妙应用。
在大众印象里,核技术往往与高科技、前沿科学划等号,比如核能发电、医疗放疗等。但其实,这看似“高冷”的核技术,也能与常州传统“老字号”碰撞出奇妙火花,让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老品牌重新焕发生机。
核辐照延长萝卜干“赏味期”
常州第一大特产便是萝卜干。常州萝卜干历史悠久,口感咸香爽脆,是不少家庭早餐的必备小菜。然而,传统制作的萝卜干面临一个棘手问题——保质期较短。在过去,受限于保存技术,萝卜干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食用,难以长时间储存和远距离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老字号美食的推广。
而核辐照技术的出现,为常州萝卜干带来了转机。食品辐照保鲜技术利用放射性元素如钴60产生的γ射线,或者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等对食品进行处理。这些射线能量能够杀灭萝卜干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其生理活动,从根本上消除霉烂变质的隐患。经过核辐照处理后,萝卜干的保质期得到了显著延长,不仅能让本地居民更长久地品尝到这份家乡味道,也让它得以“远走他乡”,将常州的特色风味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辐照加工加速白酒“陈酿”
常州虽没有闻名全国的白酒品牌,但在白酒酿造工艺上也有着深厚底蕴。在传统白酒酿造中,有一个重要环节——陈酿。新酿出的白酒往往口感辛辣、刺激性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储存陈化,酒中的各种成分才能充分反应、融合,使口感变得醇厚柔顺、香气浓郁。这个过程耗时费力,一般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
如今,核技术中的辐照加工为白酒陈化带来了新的可能。当白酒受到射线辐照时,酒中的水分子会产生高能量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引发一系列氧化反应,与酒中的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一方面,它们可以和酒里有毒的醛类化合物反应,减少有害物质含量;另一方面,能生成酯类等香气物质,赋予白酒更浓郁的香味。同时,辐照还能破坏细菌和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抑制其生长繁殖,降低微生物污染,并且防止酒的氧化变质。经过辐照加工后的普通白酒,能在短时间内便能达到类似陈年佳酿的口感和品质,大大缩短了陈化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白酒企业降低了成本。
离子注入稳固梳篦品质
作为常州“三宝”之一的梳篦,其制作工艺已传承千年,是常州极具代表性的老字号手工艺。梳篦以天然材质制成,如黄杨木、毛竹等,但也正是由于原材料的天然特性,梳篦在保存过程中易出现干裂、变形的问题。尤其是在湿度变化较大的季节,木质梳篦易因含水率失衡而开裂,竹质梳篦则可能因受潮而变形,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与美观。
核技术中的离子注入技术为梳篦生产带来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将特定离子注入梳篦原材料表面,能够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增强其硬度与韧性。经离子注入处理后的黄杨木梳篦,硬度提升,更耐磨损,有效降低了干裂风险;竹质梳篦的抗变形能力显著增强,即便在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原有形状。
当然,核技术在常州传统行业里的奇妙应用还不仅仅是在萝卜干、白酒、梳篦等方面,还有更多、更广泛的领域,它的应用也改变着“老字号”的命运。它既保留了传统美食和工艺的独特风味与内涵,又借助现代科技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它们发展的难题,为老字号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