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发挥新型应急监测设备作用,4月7日上午,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澡港河东支河畔开展了一场以“智慧应急、科技护航”为主题的环境应急监测实战演练。本次演练突破了传统模式,融合“空-地-水”立体化监测体系,打造环境应急响应的“尖兵利器”。
应急车变身“移动指挥部”,5分钟实现现场调度
此次演练模拟澡港河东支河道某段雨水口出现大量疑似工业废渣的油状物,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中心接报后,配备便携式应急监测设备的应急监测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5分钟内搭建起临时指挥中心,与现场应急监测人员进行实时通讯,极大便利了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
无人机锁定污染源,无人船精准采样
搭载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对事故区域进行高空扫描,短时间内即可锁定污染区域。同时,具备采样功能的无人监测船驶入污染水域,通过机械臂沿污染区域自动采集水样。“过去人工采样需要穿戴防护装备涉险作业,且总有人工无法到达的区域,无人船的应用让监测人员‘零接触’危险区域并完成点位精准采样。”现场监测人员表示。

重金属、石油类污染物“秒级”现形
此次演练主要使用了水质重金属快速检测仪与全自动便携式紫外测油仪,5分钟内即可获知铜、铅、铬、镍等20多种重金属浓度,10分钟内即可获得石油类污染物的数据。现场监测数据的即时性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了有效参考,为现场编制应急监测快报提供了数据支持,为阻断污染争取黄金时间。
“科技+机制”双轮驱动,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下一步,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将在充分总结本次演练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全天候应急值班模式,在应急监测装备提升、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应急监测人才培养、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守牢常州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