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搬砖,竟然被电离辐射伤害,太可怕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花钱就可能买到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情况,这不,某地一人为报复同行,重金买来含放射源的探伤机偷装到单位天花板夹层,对准办公室照射,致使大量员工受到伽马射线伤害,若非及早查出幕后真凶,险些造成重大伤亡。某单位员工手指红肿溃烂,经诊断疑似职业性放射性皮炎,经调查,该单位买来便携式X射线机用于产品检测,未告知员工射线危害,也未采取辐射安全防护措施……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有辐射、毒害等危险特性,社会敏感度高,加上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一般也察觉不到,一旦管理失控,可能引发公共安全事件或社会恐慌。怎么办?莫慌张,这个网络Bug被速速堵上!
为了填补网络监管空白,强化全链条风险防控,保障公众健康与社会稳定。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购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管理的通知》(环辐射〔2023〕66号),2024年5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六部门也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等6部门紧紧跟上,联合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相关政策、开展全市互联网购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专项检查,未发现本地单位有实际网络销售行为,撤回或删除了相关违规网络销售信息,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购销活动。
▲常州市6部门召开专项行动联络员工作会议
▲常州市6部门联合印发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整理出关键词表开展网上核查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全市专项行动领导协调小组,明确了小组成员和联络员,建立了工作微信群,召开了联络员工作会议,分享信息、酝酿、策划行动的组织开展,6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
组织企业自查
经梳理,全市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销售单位共49家,组织其开展自查,填报专项检查情况表,明确是否存在自建网站,是否发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产品信息等;同时对辖区企业自辐射安全许可证取得以来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情况,台账建立情况开展摸排。
开展平台核查
通过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核查辖区企业数据质量,检查发现,销售企业均建立了销售台账,台账中能注明设备型号、数量、购买单位,但是一些单位未能做到对采购单位核实是否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部分销售单位以本单位或者集团公司的名义自建了网站,以展示销售为主,但工信、公安部门手续存在缺漏,相关许可证资质信息未予公示。市委网信办和市市场监管局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向生态环境部门移交违法违规线索(多为本地单位在外地网站发布的推广、购销信息),经鉴别,生态环境部门对6家单位组织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发现4家均无实际网络销售行为,经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贯后,已将相关信息撤回或删除;另外2家单位都有销售委托,且其负责销售的设备属于豁免(辐射)管理的射线装置,但是,因对豁免管理存在误解,并未依法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已按要求立即停止违法销售行为,并将相关信息删除或撤回。
落实问题闭环
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4家单位自建网站尚未完成备案、4家单位网站内缺少资质等材料公示内容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经通信管理、公安等部门督促指导,均完成电信备案和公安检查,在网上贴出相关资质公示信息。市邮政管理局积极对本地寄递企业开展辐射科普和相关法律知识普及,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严禁收寄放射性同位素。
做好普法宣贯
生态环境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向企业发放核与辐射宣传手册,并提醒相关企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关于加强互联网购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在常州生态环境官微上发表了《互联网购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严禁!》等推文,组织了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辐射科普宣传。
▲结合日常服务、检查宣贯核安全政策
▲开展形式多样的核与辐射科普宣传教育
全市将不懈地贯彻落实严禁互联网购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各项规定,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推进社会共治,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如果发现核与辐射违法行为,欢迎您拨打12345立即举报。
|